Skip to main content

建立在過往TCR的強大基礎之上,第十代TCR實現了更強效率、更加空力以及更加全面的整合式設計。過去的四分之一世紀,公路車世界改變了許多,但不變的是,TCR一直走在公路車世界的最前端。TCR的使命始終不變,就是要成為騎士在任何公路賽道上的致勝武器。

TCR的傳奇故事,要從28年前開始說起,當時為了西班牙ONCE車隊所打造的初代TCR,一登場就徹底改寫了公路自行車的世界,象徵著全新公路車時代的崛起。如今,第十代TCR正式登場,這代表的是Giant對於公路車持續進化與蛻變的堅持,工程團隊一次又一次的與世界頂尖的選手合作開發,打造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全能戰駒。

Cyclists on a classic road bike

公路自行車革命

自從第一代TCR問世以來,獨特的壓縮幾何車架徹底改變公路車造型設計,並且一代一代的挑戰競賽極限。

Cyclists on road bikes

1997

第一代TCR登場,車架有3種尺寸(S、M、L),龍頭可調角度,且有105、120、135mm等3種長度。

cyclists riding road bike

2002

第二代TCR,是首次由全碳纖打造車架,並在同年環法賽登場。

Mark Cavendish wins road race stage

2004

第三代TCR與T-Mobile車隊一起於環法賽亮相,而T-Mobile車隊也在2004-2006連續三年拿下環法團隊冠軍。

Road racers

2005

第四代TCR首次推出ISP一體式車架,並推出5種的車架尺寸。

road cyclist

2008

第五代TCR的出現,伴隨著幾項重要技術的突破,包含押入式BB、Power Core、Mega Drive等剛性強化技術。Mark Cavendish (Team Columbia Highroad)騎乘TCR Advanced SL贏得四站環法賽的單站冠軍。

Road cyclist on TCR

2012

第六代TCR與Rabobank車隊一起於環法賽亮相,Léon Sanchez在庇里牛斯山贏得高山站冠軍。

Cyclists on road bikes training camp

2015

第七代TCR與Giant-Alpecin車隊一起於環法賽登場,在三大賽與單日賽贏得多場重要勝利。Tom Dumoulin 在環西班牙自行車有著突破性的表現,在高山站贏得單站冠軍,並穿著領騎衫長達六天的時間。

Tom Dumoulin wins road race

2016

第八代TCR首次出現碟煞設計,同時Giant-Alpecin車隊的選手贏得多場勝利,包括Tom Dumoulin在環法賽高山站所贏的單站冠軍。

cyclist on road bike

2020

第九代TCR,與CCC車隊選手共同合作開發,包括奧運金牌選手Greg Van Avermaet,大幅提升空力性能。

bikers

2024

第十代TCR,以全新OverDrive Aero轉向系統與空力內走線設計為主打,在與Jayco-AlUla車隊合作開發後正式登場。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傳騎十代

延續了28年前開始的傳統,第十代TCR是Giant產品開發團隊、空力研究團隊、Jayco AlUla車隊選手及技術人員共同合作開發,絕對是有史以來最輕量、最有效率的TCR,而這些創新與進步,也是得益於日漸強大的車架製程技術。

新的設計與技術旨在為騎士節省瓦數,同時也要提升騎士的騎乘體驗,剛性與輕量固然重要,但絕不能犧牲騎乘的品質與操控性。全內走線與更加整合的龍頭/把手設計,強化了空力性能與更簡潔的外觀,卻又能方便快速的進行調整。

關鍵技術

Profile view of TCR
系統性優化
無論是車架、輪組、龍頭、把手或其他重要零件,皆是共同開發設計,以確保整台車能夠如同一個完整系統般的運作,而此次最具影像力的改款在於TCR前半部迎風面的改造,包括下管、頭管和龍頭/把手組件,皆在重新開發後提升空力效果,並擁有乾淨簡潔的外觀和易於調整的拆裝設計。
Side view of new TCR
致勝效率
對於追求極致性能的公路騎士來說,剛性/重量比是最重要的指標。GIANT在自有工廠中,以多年的碳纖生產經驗,產出最優質的碳纖材料。全新旗艦款 TCR Advanced SL 車架不僅是最輕的車架之一,相比上一代TCR具有更強的踩踏剛性,更輕的重量與強化的剛性表現,意味著在騎乘時更好的效率表現。
closeup of TCR
整合空力
第十代TCR在開發上導入更多的空氣動力學設計,使用了計算流體力學(CFD)和風洞測試,打造了新的橢圓截面管型,龍頭/把手的內走線設計同步提升了空力效果,相較於上一代TCR,整車風阻降低了4.19瓦。
Closeup of headtube and stem on raod bike
OverDrive Aero
前叉的D型豎桿是提升空力的關鍵,透過與專用墊圈的搭配,能將剎車管線收束隱藏,打造最簡潔空力的外型,且隱藏的走線方式簡單易調整,是市面上最好調整的內走線設計之一。
front of road bike
全新龍頭/把手
TCR 系列使用的新款 Contact SLR AeroLight 和 Contact SL AeroLight 龍頭是專為 OverDrive Aero 系統所設計,不只有流線的造型,並可將所有管線收束於內,且方便調整和維護。頂規的 Contact SLR AeroLight 碳纖龍頭僅重 123 克(100mm),而鋁合金的 Contact SL 龍頭重 161 克。
seatpost on road bike
整合式座桿設計
新一代TCR Advanced SL再次以獨特一體式座桿呈現,不僅能足足省下40克的重量,新的座桿設計同時強化了空力與舒適性的表現。至於TCR Advanced Pro與Advanced系列則使用Variant碳纖座桿,能方便且快速調整,新的座桿設計同樣為騎士帶來空力與舒適性。
wheels on road bike
輪組系統
全新TCR搭配了CADEX MAX 40與GIANT全新SLR輪組系統,開發階段經由不斷的測試驗證以達到效率、操控和全車空力的最佳平衡。輪組系統搭配無内胎,配備了CADEX 或GIANT 28mm無内胎外胎,以提供最佳的滾動效率和抓地力,並降低爆胎風險,提升安全性。

獨家碳纖工藝 打造第十代TCR

最高碳纖等級

TCR Advanced SL採用了Giant自有工廠所生產的Advanced SL等級碳纖複合材料,從碳纖原料開始便自主生產,確保最佳的碳纖品質。Advanced SL等級碳纖複合材料占整體車架和前叉結構的80%。使整體車架/前叉在追求輕量的同時,又能維持剛性強度。

冷刀切割

相較於上一代TCR車架以雷射切割的碳纖布料,第十代使用了冷刀技術來進行更精確的碳纖切割,消除了因過熱而導致碳纖變形的可能。這也使得第十代TCR能使用更少(270片)、且更精確的碳纖布片,從而使整體車架重量更輕

全新車架工法

TCR Advanced SL採用了全新的車架構造工法:一體式碳纖成型技術。Giant能夠使用單一的內部氣囊(相較前一代為三個氣囊)來創造一體成型的車架前三角,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整體車架重量,並兼顧其他性能,如剛性或空力管型的塑造。

Profile shot of TCR

完裝技術

一種新的ThinLine輕薄塗裝工藝採用了高度先進的複合粉末塗料技術,可以達到極薄、超亮且堅固的表面處理。

detail of TCR road bike

detail of TCR road bike

detail of TCR road bike

detail of TCR road bike

detail of TCR road bike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頂尖選手實際驗證

Giant在開發旗艦款TCR Advanced SL系列的過程中與Team Jayco-AlUla車隊合作,收集反饋意見。在西班牙的季前訓練營上,Filippo Zana、Michael Matthews和Luke Plapp測試了投入量產前的原型車。“我對新TCR的爬坡、加速和騎乘在路上的感覺印象深刻,”Zana說道。“這是一款出色的全能戰駒,是許多比賽的首選,不管是從單日古典賽到艱難的爬坡賽段。”

速度 X 科學

第十代TCR包括全新的車架設計和製造技術,才得以打造出有史以來最快的TCR。一起來了解更多關於Giant的測試方法,以及重量、剛性、效率和空氣動力學的實測結果。

實測數據